本文引用自此
鉛山壁虎,又名「守宮」,鉛山壁虎軀幹長約6公分,最大全長近13公分,體背主要為褐色或深褐色,而暗褐色與淺褐色規則分布的斑塊,由頸部背部延伸到尾部,形成體背中央極明顯的特徵。在體背較細小的粒鱗間,夾雜有較大型的疣鱗,擴展的前後肢指端下有單列指瓣。鉛山壁虎主要出沒於郊區房舍或樹林中,是一種主要在夜間活動的蜥蜴,尾部極容易自割,以昆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。鉛山壁虎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壁虎,一次產下兩枚緊密相連的卵,且有聚集產卵的現象。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10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地區,以及蘭嶼、龜山島兩處離島,是臺灣地區最常見的守宮。此外,在日本九州、琉球:中國江蘇、福建到湖南、貴州亦有其發現紀錄。
環境問題多種多樣,歸納起來有兩大類:
一類是自然演變和自然災害引起的原生環境問題,也叫第一環境問題。一類是人類活動引起的次生環境問題,也叫第二環境問題。
原生和次生兩類環境問題,兩者很難截然分開,它們常常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。
原生環境問題是自然環境本身發展演變而引起的。
原生環境問題主要是:地震、洪澇、乾旱、颱風、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區域自然環境質量惡劣所引起的地方病等。
次生環境問題一般又分為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兩大類。
環境污染是由於人為因素,使環境的構成或狀態發生了變化,與原來的情況相比,環境質量惡化,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和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。
環境破壞是人類活動直接作用於自然環境引起的。例如亂砍濫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壞;過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;大面積開墾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:濫采濫捕使珍稀物種滅絕;植被破壞引起的水土流失等。
黃口攀蜥:本種以往常誤為斯文豪氏攀蜥,最大的區別在於黃口攀蜥口腔內部及舌為黃色,斯氏攀蜥則為白色。體長,由吻端至肛門約6~7公分,像一隻超小型的恐龍,全身粗糙,頭大,尾細長。頸部中央有一列直立的頸脊,背部中央亦有一列直立的背脊,並與頸脊相接,呈鋸齒狀。吻短,呈三角形,較為嚴謹的分類特徵是:下眼瞼和上唇鱗之間有一列較大形之鱗片(約為相鄰鱗片的 4 ~ 6 倍);另外在喉部也往往有一些細長線狀的白色斑紋,有些雄性個體還會有一塊橙紅色的區域。
本種保護色極佳,屬於樹棲性的蜥蜴。遇到人類走近時並不會立刻逃走,一般都靜止不動,並且側著頭注視著人們的下一步行動。雄性的攀蜥領域性強烈,常可見到在樹幹上下巡邏,若遇入侵者,則彼此相向對峙,互相以伏地挺身的動作以及張口、擴張喉部、體色加深來恐嚇對方;如果雙方互不退卻,則會開始扭打,直到一方知難而退。
電視上常有人表演為爬蟲類催眠的戲碼,其實用手撫摸爬蟲類腹部是障眼法,另一隻手小心地把牠的眼睛蒙住,才是爬蟲類驚嚇過度,乖乖等候宰割,一動也不動的關鍵。
蜘蛛絲是一種絲蛋白,有些蜘蛛會在收工時,或是獵物缺少時,吃掉自己所吐出的絲,加減獲取一些營養。
人面蜘蛛:身體分頭胸及腹兩部分,有一對觸鬚及四對步足於頭胸部。雌性個體體長約35~50mm,頭胸部隆起,色調呈黃綠,其上之花紋酷似老人之臉孔。腹部上有黃色、黃褐及黑褐色之條斑。步足黑色,在近末端有黃褐色之斑點。雄性個體體長約5~10mm,體呈紅褐色,形態與雌性個體極為不同。成熟之雄性個體觸鬚末端有特化觸肢器,在交配時雄性個體會將精子置入其中而注入雌性個體體內。
雌性個體一般在樹林、竹林及果園中結圓形網,某些大型個體所結的網直徑可達一公尺。有時網上會有體型極小之橘紅色或銀色之寄居姬蛛寄生,捕捉附著其上之小型昆蟲。小型個體或幼體會在其圓網前築一類似迷宮之障礙網,有保護之功能。人面蜘蛛通常每天結一個新網,而在築新網前會先吃掉舊網,重複使用含於絲中之蛋白質。昆蟲被蜘蛛網截獲後,蜘蛛會以第四對步足從腹部之絲疣紡出成股之絲捆縛獵物,再以大顎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,將其痲痺(人面蜘蛛之毒液對人體應無重大影響)。攝食時,蜘蛛先將消化液注入獵物體內,待獵物體內之柔軟組織化為液體後,再吸入體內。雄性個體成熟前亦會築網捕食,但成熟後則會附著於接近成熟之雌性個體網中,待其蛻皮成熟後與之交配。有時雌性個體會在交配後將雄性個體吃掉。在臺灣,從南到北中低海拔之樹林、竹林及果園都有其蹤跡。
生物命名中有用到「姬」這個字,通常就表示體型很小之意。
澤蛙和斯文豪氏攀蜥都是適應力比較強的生物,如果連這兩種生物都不見蹤跡的話,那麼該環境的破壞就非常嚴重了。
蝸牛的殼多為螺旋生長,而依照螺旋的方向,可將殼分為「左旋殼」與「右旋殼」。要如何判定殼是左旋還是右旋呢?最簡易的方式,就是將蝸牛殼頂朝上,殼的正面(有殼口的那一面)向著自己,如果殼口開口在右邊,即是「右旋殼」;如果開口在左邊,就是「左旋殼」。
一般而言,由殼頂觀察右旋殼,會發現殼呈「順時鐘」方向螺旋,而左旋殼則是呈「逆時鐘」方向螺旋。殼的螺旋方向對不同種類的蝸牛而言是固定的特徵,在蝸牛的家族裡,大部分的種類是屬於右旋殼,而左旋殼就像少數的左派份子。雖然殼的螺旋方向因蝸牛種類而異,但有些種類的蝸牛卻具有左旋與右旋兩種殼。
一般來說,蜥蜴靠視覺溝通,蛙類則是靠聽覺溝通。
壁虎的排泄物中,白色的部份是尿酸〈壁虎並不排尿〉,黑色的部份才是一般的糞便。
山椒魚屬於兩棲類,其皮膚角質衍生不明顯,一般的爬蟲類則是非常明顯。
幼體要從革質卵出生,必須用天生的卵齒劃開卵殼才能出生,因為革質卵沒有碳酸鈣成份,所以為軟質不會碎裂。
蛇蜥:脆蛇蜥身性隱密,喜歡在落葉間活動因此不易被發現,脆蛇蜥是台灣最長的蜥蝪,也是少見的蜥蜴,牠主要分佈全島2000公尺以下森林底層間,但都是零星分佈,早期台灣有區分兩種蛇蜥,不過後來有學者運用分子生物研究的結果,已經歸類為同一種。
就外形上易於識別的特點,蜥蜴與蛇的區別是:
1.蜥蜴下頜骨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,不能活動,口不能張大。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,彼此間可拉開,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。
2.蜥蜴一般具有四肢,即使四肢都退化無存的種類,其體內必有前肢帶(肩帶)的殘餘。蛇一般不具四肢,即使有後肢殘餘的種類,其體內也絕沒有前肢帶的殘餘。
3.蜥蜴多具有活動的上眼瞼和下眼瞼,眼睛可以自由啟閉。蛇的上下眼瞼癒合為一透明的薄膜,罩在眼睛外面,看起來,蛇眼永遠是睜開的。
4.蜥蜴多數種類的舌頭都較寬大肥厚。蛇的舌頭都很細長,前端分叉甚深,基部位於鞘內,常通過口前端的缺刻處時伸時縮,藉以搜集外界(主要是食物)的「氣味」分子,送入鋤鼻器產生嗅覺。
5.蜥蜴一般都有外耳孔,即使沒有,也可從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。蛇沒有外耳也沒有鼓膜,所以外表上看不出聽覺器官的痕跡。
6.蜥蜴的尾巴都較長,一般約等於(或僅略短於)頭體長,或為頭體長的2—3倍。蛇的尾巴相對較短,為體長的 1/2到1/4(即尾長佔全長的1/ 3—1/ 5)。
蛇對於低頻的振動非常敏感。
蛇類從其泄殖孔之後的部份才是尾巴。
蛇類受傷之後,一般會加速其蛻皮的機制,因此希臘人觀察到這個現象之後,就覺得蛇有不可思議的自癒能力,因此演變到現在,在西方世界中,凡是與醫療有關的標誌或圖騰,都能見到蛇的蹤跡。
蜥蜴的斷尾求生,是要受到真實的〈壓力〉之後才會斷掉,並不是一受到驚嚇就斷掉。
量測蜥蜴的長度,通常記錄其頭體長,因為尾巴或多或少都斷裂過再重新長出,真實長度難以掌握。
壁虎不會眨眼以滋潤眼球,所以演化成一片全透明的薄膜覆蓋在眼球之上。
課後閱讀:
台灣蜥蜴自然誌,這是由本次授課的向高世老師所編寫的書籍,本書結合真實圖片加上精確的手繪圖,是我認為最好用的圖鑑編排模式。老師說要購買的可以找他,用作者身分的優惠價格購買。
留言列表